【湘伴导读】
9月22日,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在长沙成立,填补了全国省级主导数据要素研究机构的空白,承载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使命。

就在此前,9月11日,国务院批复《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湖南长株潭入选。
什么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国家试点落地长株潭,还将给湖南带来哪些发展契机?
什么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这11个字凑在一起,乍一看让人有点迷糊。不急,湘伴君来拆解。
先看“要素”,即构成复杂事务或系统的必要因素。
经济,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众多要素构成,例如,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缺一不可。
这些要素就像人体内的细胞,必须要动起来,才能支撑系统的运转。
怎么动呢?“市场化配置”。
这就表示,要素的流动,要以市场为主,让市场来决定要素往哪儿流动,让要素像“商品”一样,能够更自由、更公平、更高效地流动和交易,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激发经济活力。
举个例子:为什么大城市户口难拿?为什么农民的土地不容易变成资产?为什么小企业贷款难?这些痛点背后都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关。
“综合改革”,这个词意味着,这不是一次小打小闹的改革,而是要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性变革,解决的是深层次的矛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提出,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这项改革试点如何开展?
此次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这10个地区均为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四分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说,在这些地区开展要素综合改革试点,有助于探索各类要素资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高效配置的路径,也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重要改革支撑。
试点探索各类新型要素配置方式,正是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随着经济社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很多新兴领域涌现出新的生产要素,如,数据、算力、绿电、人工智能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铭慎认为,任何一个资源要素背后都是一个甚至十几个庞大的新产业、新赛道。它们一旦实现高效市场化配置,不仅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还能衍生新产业、涌现新企业、创造新就业、带来新收入。
这次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打破新型要素进入行业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准入壁垒,推动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主要有两重目标。
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改革进一步破除各地方的保护壁垒,让要素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改革让要素流向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发展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项改革看似宏观,实则与你我息息相关。
对企业主或创业者来说,土地、资本、技术要素的高效配置,可以带来更低的运营成本、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和更活跃的创新环境。
对科研人员或技术人员来说,技术要素改革可以让自己的技术成果更容易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价值。
对求职者来说,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可以带来更公平的就业机会等。
对普通市民来说,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与规范,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享受大数据发展带来的便捷服务。
长株潭,怎么探索综合改革?
《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有10个附件,其中第7个附件是《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长株潭这次改革的试点范围,包括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全域。
《方案》涵盖七个部分:
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畅通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渠道、加快探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湘伴君注意到,《方案》充分体现出湖南在改革中的探索和担当:
《方案》中提出探索中非数据跨境流通、推进对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独具“中非合作”特色,湖南继续扛牢为全国便利对非合作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是一大亮点。《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部地区数据枢纽”,并支持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等。这也是为湖南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破除障碍。
……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改革处介绍,湖南近年来一直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
从浏阳“三块地”改革到湘潭气候投融资试点,从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的搭建,从开展“股权市场+区块链”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到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落地……
湖南在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和资源环境等领域,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例如,为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湖南搭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目前已建设1个省级市场、14个市州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分市场,117个县(市、区)及有色、种业等4个工作站,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省覆盖。

2024年,全省促成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近600项,转化金额70余亿元,发布高校科技成果共1300余项,成效显著。
总之,在这轮综合改革试点下,一个更便捷、限制更少、环境更宽松、机会更多的长株潭,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