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读懂青年,让青年拥抱城市——2025年娄底市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2025-09-22 14:37 | 来源:红星云

2025年7月至8月,在娄底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动下,四大计划、十大特色活动、数十个实践基地、数百个实践岗位,吸引2200多名娄底籍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返乡,用“‘智汇潇湘·鸿雁归娄’4.0活力版”解码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的“多元密码”。
善规划促联动
特色实践地图全线解锁

娄底连续四年持续打造“青”心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生态。

重点推动。第一时间出征调度,出征仪式上,全市200多名学子代表齐聚娄星区人才小镇,市委领导出席、现场打call,深情呼唤在外青年大学生学成归来,以个人微光点亮娄底发展火炬。

暖心护航及时响应学子需求,市县(区)人才办和团市委全程充当实践学子“娘家人”。鼓励各地成立临时团支部,配备临时负责人,医卫实践、“三下乡”、“送法下乡”团队等配备专业导师、全程指导,真正做到“有保障、不迷茫”。

全域覆盖将市域优势产业、资源禀赋、特色美食纳入大学生实践路线,采用市县联动、“线上报名+线下组队”模式,全域推进政务实践、就业见习、青年夜校、青年夜市、“行走的家乡”产业考察、“我与家乡共成长”青年人才沙龙、青年思享会、“三下乡”、送法下乡、家乡推荐官等十大活动,铺就了一张可以自由探索的“青年实践地图”。强纽带、优生态青创舞台精彩纷呈

在活动设计上,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情感链接,实现“从我一个人”到“我们一座城”,不断拓展娄底的“青年朋友圈”。

行走的家乡”产业考察:让青春与家乡同频共振。200余名实践学生走进涟钢、初源新材、VAMA等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产业一线触摸城市发展脉搏。数十名大学生在新化向东街集聚,学唱山歌、参观湘绣、品红茶、尝美食,在梅山文化浸润中感受一城一域的独特发展魅力。百名学子走进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传承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青年夜市:推动“夜经济”与“青春经济”共燃。多域联动,“青年夜市”连续开市。既有躺平大赛、二次元狂欢动漫嘉年华等都市前沿文化体验,又有舌尖美味、趣味游戏与中医文化相融的“烟火气”,还有大学生团队自主策划摊位、参与音乐演出的、设计互动游戏的青创活力,“青年夜市”成为今夏娄底“青春经济”中最亮眼的板块。

青年夜校:青年人的专属业余充电站。技能提升、兴趣发展、交流交友……实践之余,“青年夜校”为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加技能、添活力。娄底开放大学精准把握大学生学习需求,开设公益课、技能提升课等多种课程类型,古典舞、新媒体运营、公文写作、古筝、演讲……12门课程场场爆满。

青年思享会:以“智”为媒碰撞思想火花。专业怎么选?大学生活怎么过?跨学科壁垒怎么破?……“青年思享会”让青年听见青年、让思想激荡思想。活动邀请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硕博学长作为主讲人,与100多名学子深度对话。此外,多场辩论赛、读书会、跨界沙龙,让大家尽享思想盛宴、广交同道好友。

“亲青”人才沙龙:青年学子的主场“青春秀”周末,热血篮球赛、红色观影、趣味桌游、草坪音乐会、非遗体验等轮番开展,青年学子充当主角,让活动聚人气、年轻态。在“青”听总结沙龙上,百余名优秀学子代表齐聚一堂畅谈实践感悟,活动成果展示环节真实演绎学子们暑期实践的所得、所感,尽显“亲青味”。

“三下乡”2.0:从“帮忙”到“共创”。乡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这个夏天,100余个团队共1200余人分赴全市各村(社区)开展服务。如在涟源市桥头河镇珠璜村,“青年乡村共创”计划开展如火如荼,大学生们开发卢天放“红色剧本杀”党课、农特产品小程序,开设暑期托管班,化身主播帮本地农户直播卖货……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有的团队自编自导反诈微电影、排演秸秆禁烧主题短剧、开展“阳光课堂”志愿服务……切实做到青年智慧“沉下去”,乡村发展“活起来”。

送法下乡:送出“安全大礼包”。600余名大学生化身平安乡村“小卫士”,进村镇、校园,通过屋场会、普法专场、专项行动等,集法治故事会、趣味问答、有奖互动、文艺表演为一体,用青春力量播撒法治种子。

“家乡推荐官”:助力娄底C位出道。“争当家乡推荐官”短视频、微摄影大赛火热开展。电视台青年记者化身“鸿雁学长”,与实践学子深度互动,发布了数十个“爆款”短视频。学子们更是用脚步丈量家乡,用镜头记录娄底之美,涌现出100多部学生自制作品,#鸿雁归娄##娄底青春推荐官#话题展示屡破10万+,一批大学生“娄底代言人”迅速走红。

此外,政务实践、就业见习让青年学子提前体验真实职场,帮助他们在场景锻炼中不断增长专业技能、掌握工作方法,在城市融入中不断增强家乡认同。火出圈、有未来
城市因青年而与众不同

年度活动虽已结束,但娄底与青年的故事还“未完待续”。

一个模板:“青年乡村共创”计划,让大学生有机会深入乡村运用所学知识播撒创意种子,一个可复制推广的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应运而生。

一批成果:小程序上线了、实践报告展示了、调研报告被采纳了、短视频出圈了……学子们不仅带走了实践证明,更获得了实打实的成就感。

一群榜样:212名实践学生获评“优秀学生”,红网专栏展播优秀实践作品……闪闪发光的“青春榜样”将激励更多娄底青年砥砺前行。

一个承诺:娄底邀约“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暖服务,让家乡‘感知’更敏锐,让人才‘回流’更顺畅!”青年学子们“明年我还会来”的应答铿锵有力。这场青年人才与青春之城的“双向奔赴”长久有效。

这个暑期,学子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厚植情怀,娄底也在青年的参与中更显活力、更富魅力、更具潜力。娄底将持续优化“鸿雁归娄”品牌体系,完善青年驿站等配套服务,拓展实践场景,努力打造青年向往、人才荟萃、活力迸发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能背着双肩包来娄底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安居乐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娄底注入持久青春动能。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湘ICP备2023016675号 Copyright© 2025湖南省市场营销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