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陈永祥《边关铁血映曹府,赤胆忠魂续华章》

2025-09-22 14:17 陈永祥

晨光漫过曹丞相府斑驳的朱漆门楣,为青灰色的砖墙镀上一层金辉。四十五载风雨同袍的云南边防特务连战友们,此刻正并肩立于这方承载着中原文脉的土地,胸前哪块金色的队章和藏绿作训服上三道金色的资历章,在阳光下折射出岁月沉淀的光芒。我们的目光穿过千年时光的长廊,在魏武挥鞭的铜爵声里,与历史撞了个满怀。

跨进丞相府仪门,苍劲的汉隶碑刻如列阵的士兵般肃立两侧。老班长曹志安突然驻足,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抚过“求贤若渴”四个鎏金大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四十多年前的那个雨季立刻浮现眼前——那时我们还不满二十,背着钢枪踩着泥浆往界碑走,鞋帮早被红土染透,却觉得肩上的枪带比命还金贵。就像曹公当年筑造铜雀台广纳天下英才,我们也是用青春热血浇筑着祖国西南边陲的钢铁长城。

转过议事堂飞云阁,檐角风铃叮咚作响,恍若当年哨所旁叮咚的溪流。朱指导和张指导,指着展柜里的竹简摹本,声音浑厚得像战鼓:“看这《短歌行》残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八个字墨迹犹新。”他的镜片后泛起波澜,那是属于边防人的特有神色。往昔巡逻时披星戴月的身影重叠在眼前:露水打湿衣襟的清晨,大雪封山断粮的寒冬,毒蛇窜过的密林小径,每一次险情当前,总有老兵把新兵护在身后,正如曹公帐下谋士前赴后继。如今抚摸着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脉搏。

穿行在八龙松荫蔽的长廊,斑驳树影在我们肩章投下细碎的光斑。李平班长忽然哼起当年的队列歌曲,沙哑的嗓音惊飞了枝头的宿鸟。记忆闸门轰然洞开:猛索河暴涨时的紧急抢险,抓捕毒贩时的殊死搏斗,春节联欢会上自编自演的快板书……那些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卧薪尝胆”?就像曹丞相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靠的是知人善任的智慧,我们在漫漫边关上守护万家灯火,凭的是代代相传的信念。

暮色渐浓时登上揽秀台,远处许昌城的霓虹次第亮起,宛如繁星坠落人间。不知谁喊了一声“集合”,瞬间所有人自动列队,动作依然像当年紧急出动般整齐划一。晚风掀起我们的衣摆,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体能训练衫,上面的汗渍早已变成淡淡的云纹。向东望去,故乡的方向隐约可见青山轮廓,那里埋葬着永远年轻的战友,也矗立着永不褪色的界碑。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在这方孕育过治世能臣的土地上,曾经枕戈待旦的边疆卫士们终于卸下戎装,却始终珍藏着那份刻进骨血的担当。当曹丞相府的宫灯次第亮起,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就像曹公渴求良才的眼神,就像边防战士注视界碑的目光,都是中华儿女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恋。

2025年9月22日清晨于许昌花都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湘ICP备2023016675号 Copyright© 2025湖南省市场营销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