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部长出席的这个会议,首次选在湘西召开

2025-08-21 17:46 | 来源:湘伴

8月19日至20日,全国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小编注意到,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每年举办一次,近年来选择的举办地点有河南兰考、江西井冈山、浙江绍兴等地。今年,该会议首次走进湖南,在湘西州召开。

湖南等8地在会上作交流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亲自推动实践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四好”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十四五”以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安全高效、普惠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本次会议总结“十四五”时期“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分析研判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会上还就《农村公路条例》进行宣贯,对汛期公路安全工作再强调再部署。湖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山东省、湖北省、重庆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浙江省丽水市政府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

为何在湘西州召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

湘西州始终牢记嘱托,以感恩奋进的姿态、顽强拼搏的状态,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关怀支持下,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进行一体规划、统筹推进。

截至2024年底,湘西州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9954公里,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2个、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1个、湖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实现了县县都有一条美丽示范路、84%的乡镇有一条美丽农村路。

小编整理发现,湘西州“四好农村路”已形成了以下可复制、可推广经典案例。

·路网升级:扩大版十八洞促连片发展

湘西州花垣县打造“扩大版十八洞”发展模式,以荣获2021年“全国最美农村路”的Y021公路为骨架,三年新建改造公路31.28公里,将十八洞村与周边7个村连片发展。2024年联网片区村民人均纯收入超1.7万元,较改造前增长62%,集体经济达82.9万元。

当地按照“大家好才是好”的要求,通过“交通+产业”联动,实现优势互补、产业联动、设施同建、利益共享。目前已在永顺猕猴桃、保靖黄金茶等10个特色产区推广,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带。

·设施优化:山区错车道破解会车难题

湘西州针对山区公路窄、会车难问题,创新采用“微改造”模式,在原有路侧利用闲置空地,通过削切土坎、加宽路肩等方式,按每公里5个标准增加错车道,单个造价仅5000元。截至2024年,全州累计修建错车道4003处。如凤凰县香炉山等路段改造后,节假日拥堵现象显著缓解。

该模式通过以工代赈调动村民参与,既保护生态又降低改造成本,为山区公路畅通提供了可复制的“湘西方案”。

·民生服务:三招创新解决停车困境

面对山区农村停车难题,湘西州创新推出“村民自建+财政奖补+多元运营”模式。通过发动村民利用闲置空地自建停车场,州县财政按每个10万元标准补助(各5万元),统一建设3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停车场,并设置多功能区。截至2024年,全州已建成1917个村组停车场。

该模式实现三大创新:一是首创“先报先建先得”激励机制;二是出台全省首个村级停车场建设标准;三是开创“停车+客运+民俗活动”的复合运营模式。既解决30万辆农村汽车停放需求,又衍生出集体经济新增长点,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

·民族融合:农村公路串起团结纽带

湘西州吉首市坪年村曾因交通闭塞与周边苗寨长期隔绝,2008年前村民外出需徒步翻山3小时。Y034保靖县夯沙村至吉首市德夯公路建成通车后,连通十余个村寨,实现资源互通:2024年坪年村茶旅产业收入达4300万元,形成“产业共兴、技术互学、劳务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这条“连心路”重塑了乡村关系:传统隔阂被打破,民族交往日益密切,村际联姻已成常态。“四好农村路”不仅消除了地理屏障,更构建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纽带,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智慧出行:幸福专车实现门到门服务

湘西州创新推出“易搭快车”定制客运服务,投入152台9座客车,开通16条主线和40条“微循环”专线,实现“半小时响应、门对门服务”。通过APP预约、灵活发车模式,车费低至2-5元,年均为群众节约出行成本1400万元。

该模式精准对接赶集、上学等需求,日均营收达7-9万元,实现企业盈利与便民双赢。吉首首辆“定制公交婚车”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目前湘西定制客运规模稳居全省前列,“幸福专车”成为山区群众出行首选。

“四好农村路”,见证并助力湘西破茧成蝶、振翅高飞。如今的湘西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带动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2013年至2024年,湘西州生产总值由418.9亿元增长至855.9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60元增长至14926元,湘西州连续两轮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作者:杨元崇 李孟河 王姚冰

来源:湘伴

编辑:何芳萍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湘ICP备2023016675号 Copyright© 2025湖南省市场营销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