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陈永祥《湘韵泰康织锦卷,银龄逐梦绽芳华》

2025-07-29 14:57 陈永祥

晨曦初露时踏入湖南泰康之家湘园,仿若跌进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苍翠岳麓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庭院里的玉兰正擎着晨露绽放,银发长者们三两成群沿林荫步道徐行,笑语惊起枝头雀鸟,霎时撞碎了满径清寂。这里不是暮年的驿站,而是生命重新抽穗拔节的沃土;不是时光的收容所,而是梦想持续生长的温室。

行走其间,目之所及皆是温柔注脚。适老化设计的居所像懂心事的老友,扶手的高度恰合掌纹深浅,地胶的软硬适配蹒跚步履,智能监测系统化作隐形守护者,将安全织成细密的网。康复室里传来器械规律的轻响,理疗师握着老人的手反复练习抓握,如同教稚童临帖般耐心;书画工作坊飘着墨香,有人悬腕写下苍劲的“寿”字,有人用彩铅描摹记忆中的橘子洲头,笔锋流转间尽是未褪的少年意气。食堂后厨飘出的剁椒鱼头香混着乡音缭绕,餐桌旁九旬娭毑把红烧肉夹给邻座的老哥哥,说这是老家待客的最高礼数。原来岁月沉淀的不是孤寂,而是更醇厚的人间烟火。

若说硬件构筑起生活的骨架,那么《湖南老年人》杂志便是滋养心灵的甘露。每一期扉页翻开,都似打开一扇通向阳光的门扉——封底那些穿越皱纹的笑容,藏着“最美夕阳红”摄影大赛里的人生故事;“银龄风采”专栏的文字带着露水般的鲜活,记录着退休教授在社区开讲座时的激昂手势,退休舞者编排新舞时的执着眼神;健康科普页边角被反复摩挲,养生食谱被抄在随身的小本子上,成了老人们互相分享的“宝藏”。它不只是纸页间的铅字,更是连接代际的桥梁,让年轻人看见衰老躯壳下依然滚烫的灵魂,让老者听见时代浪潮中最温暖的回响。

在这里,“大爱无疆”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护理员凌晨起身掖好的被角,是志愿者每周准时到来的手作课堂,是医生为调整用药方案查阅的厚厚病历;“向上向善”具象为八旬爷爷坚持每天清扫公共阳台的背影,是奶奶们把亲手种的青菜分给全楼的热情;“向美而生”绽放在合唱团排练时的专注神情里,闪耀在手工社团精心打磨的每一件作品上。有人重新拿起荒废多年的画笔,有人在老年大学圆了年轻时的文学梦,更多的人在这个舞台上找回了被岁月模糊的自我——原来生命的光彩,从来不会被年龄定义。

站在观景平台远眺,湘江如练蜿蜒而去,正如这里的人们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长卷。泰康之家像一方温厚的玉砚,研着岁月的墨汁;《湖南老年人》杂志似灵动的狼毫,蘸着热爱与希望,共同勾勒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时代工笔画。当越来越多的银发追光者在此启航,我们分明看见:所谓“未来之梦”,不过是让每个阶段的年华都能肆意生长;所谓“一生一世的爱”,原是社会对每段生命历程的真诚托举。春风又度橘洲岸,而这方天地,永远涌动着青春般的生机。

2025年7月29日清晨于长沙市岳麓山庄华裕阁

 

 

作者:陈永祥

编辑:何芳萍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湘ICP备2023016675号 Copyright© 2025湖南省市场营销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