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阳光明媚,仿佛也在为这场特别的拜访增添一份喜悦与期待。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与关爱五老基金会会长胡大姐、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胡建新、湖南老年人杂志社编辑陈灿以及贺程一同走进了湘园,去看望和采访那位让我们深深尊敬的长辈——国防科大三级教授,少将,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与科技史领域专家朱亚宗先生。
踏入湘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这片宁静的天地都在静静诉说着朱亚宗先生那淡泊而高雅的生活格调。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心中满是对即将见到朱先生的期待。
终于,在那座古朴而典雅的住所前,我们见到了朱亚宗先生。他面容和蔼,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而又温和的光芒,仿佛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都化作了智慧的沉淀。胡大姐率先上前,紧紧握住朱先生的手,热情地说道:“朱教授,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特地带大家一起来看望您,您可是我们心中的楷模啊!”朱先生微笑着回应,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让我们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下来。
朱亚宗先生将我们迎进屋内,屋内布置简洁而温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那是他一生钻研探索的见证。我们围坐在朱先生身旁,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殿堂。胡建新教授首先开启了话题,他与朱先生就科技哲学与科技史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朱先生侃侃而谈,他的见解独到而深刻,每一个观点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们面前照亮了那片未知的学术天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学术问题讲解得清晰明了,让我们这些非专业的人士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贺程编辑则从老年教育,文化传播的角度,与朱先生探讨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科技哲学与科技史。朱先生认真地倾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他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沉淀,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明白,每一项伟大的科技成就背后,都有着无数科学家的辛勤付出和不懈探索。只有让大家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我们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心中对朱先生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我鼓起勇气向朱先生提问:“朱教授,在您的科研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呢?”朱先生微微沉思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他的回答让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要勇往直前。
陈灿主任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她表示朱先生的精神将激励着她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努力。朱先生听后,欣慰地笑了笑,鼓励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与朱亚宗先生的交谈却越发深入和热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指导,更在生活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谦逊、勤奋、执着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告别之际,胡大姐再次代表我们向朱先生表达了感谢和敬意。朱先生与我们一一握手道别,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走出湘园,阳光依然灿烂,我们的心中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这次拜访,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朱亚宗先生的风范,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将带着这份敬意和感动,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拼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7月2日清晨于长沙市岳麓山庄华裕阁
作者:陈永祥
编辑:何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