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两家在各领域堪称标杆的湘企,都有大动作。
蓝思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从递表到挂牌仅耗时101天。
茶颜悦色宣布,以电商形式向海外市场布局零售业务,北美作为第一站。
蓝思科技港股上市,与茶颜悦色零售“出海”,看似行业迥异,实则有着共同的“野心”。
硬资本,软品牌:
湘企“赢在世界”新范式
中国企业找寻未来新增长点,全球化是必然选择。
参考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中国企业,腾讯、阿里、小米等民营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球化程度较高,其收入和利润有相当一部分,有些甚至超过一半,来自海外市场。
继2015年深交所上市后,蓝思科技到港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101天极速完成港股IPO,也凸显出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智造”的认可。
随着港股上市落地,蓝思科技正式进入“全球资本+中国智造”的双向赋能阶段,“A+H”双平台战略将进一步强化全球竞争力。
茶和咖啡是世界两大饮品,但茶行业尚未出现世界性的茶饮品牌。
茶颜悦色的此次“出海”,则是以低风险方式,测试海外市场对“中式茶饮品牌”的接受度。
不同于蜜雪冰城、喜茶等在海外开门店,茶颜悦色官方微信推文中解释,做跨境没啥经验,对海外市场还需要深入了解。
国外开店,对服务、产品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因此,茶颜悦色先带着零售产品试水“出海”,在各电商平台卖近40个零食、茶具和周边文创产品。
中式茶饮品牌“出海”,不仅考验供应链整合、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等能力,更需要用东方文化元素重构西方文化符号,打造茶空间、讲好茶文化。
茶饮作为快消品,准入门槛较低、市场扩张速度快。茶颜悦色用零售产品输出品牌价值,或许是“曲线救国”的策略,持续强大现有供应链能力,为未来线下门店预留试错空间。
蓝思科技吸引全球资本,茶颜悦色选择品牌和文化输出,实际上都摆脱了单纯产品出口的逻辑,成为湘企出海新范式中的一员。
除了蓝思科技,三一重工、军信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也加快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步伐,希望通过“出海+融资”双轮驱动,为海外拓展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在新消费领域,湖南新消费“五小虎”中的安克创新已实现全球突围,水羊集团也搭建了全球化渠道。茶颜悦色的“出海”,是新消费品牌下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自信的具体体现。
破依赖,跨边界:
湘企构筑新护城河
蓝思科技和茶颜悦色的另一大共同点,是押注“第二增长曲线”。
先看蓝思科技。
蓝思科技是依靠“果链”发家的。然而,在苹果手机强势的产业链管理下,蓝思科技享受着崛起的红利,也不得不接受利润被压窄、战略受掣肘的现实约束。
从2015背靠苹果手机登录深交所创业板,到挂牌港交所,10年间,蓝思科技始终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蓝思科技此次港股IPO全球发售2.62亿股,每股定价18.18港元,每手2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6.94亿港元。
小米集团、世运电路、瑞银UBS等10家国际顶级基石投资者,看中的是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精密智造领域的全球稀缺性,以及与智能汽车、AI终端等新兴赛道的协同潜力。
蓝思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然明晰:蓝思科技逐步走出“果链”依赖,产业链多元化布局拓展至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AI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茶颜悦色,则正在寻求从“社交饮品”到“零售生态”的跨界跃迁。
放眼全国,越来越“卷”的茶饮赛道里,如果要持续脱颖而出,要么开放加盟,扩大门店数量,要么跨界营销,增加销售品类。
从创建日咖夜酒、糖水铺子等细分子品牌,到销售量贩零食,开店数量减缓的茶颜悦色,始终在寻找新增长点。
事实上,新茶饮品牌做零售并非新鲜事,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也做产品零售,但零食销售占比始终不高。
这次茶颜悦色带着零售产品“出海”,或许是为竞争日益激烈的零食赛道中开辟新路。
两家湘企的此次动作,均是在内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积极寻求突破,找寻新兴市场。接下来,在往外拓展的同时,也必将构建起自己新的护城河。
蓝思科技与茶颜悦色同一天的动作,标志湖南企业正从代工和产品出口的“借船出海”,转向资本+品牌自主输出的“造船远航”。
蓝思科技以香港为支点嫁接国际资本与中国智造,茶颜悦色以文化为媒介探索品牌全球化路径,共同书写“在世界,为世界”的湘商新叙事。
文 :黄婷婷
来源:湘伴
编辑:何芳萍